高光谱成像仪在甘薯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70
甘薯又称红薯或番薯,营养丰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对甘薯的内外品质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提升甘薯的商品价值,还可以为甘薯产品的品质指标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高光谱成像仪在甘薯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甘薯又称红薯或番薯,营养丰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对甘薯的内外品质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提升甘薯的商品价值,还可以为甘薯产品的品质指标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高光谱成像仪在甘薯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高光谱成像仪用于甘薯质构特性的检测:
质构特性是一种以力学特性为主的综合物理属性,通过食品与人体口腔等部位的接触感知来反映食品组织结构和口感,与食品破碎过程中的变形、分解、流动等性质有关。质构特性在甘薯品质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生鲜甘薯的食用品质和采后加工品质。目前质构特性的检测方法常采用仪器测定法,主要包括质地多面分析(TPA)法、剪切法、穿刺法、单轴压缩法等。这些方法耗时长、检测速度慢,且对样品的破坏性较大。高光谱成像(HSI)技术因其高效、准确性高、不破坏样品、分辨率高等特点,在果蔬、肉类的质构特性检测方面应用广泛。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甘薯的光谱信息,并利用主成份分析(PCA)等方法实现了甘薯样品感兴趣区域的提取,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就可以对甘薯质构特性进行定量评价。
高光谱成像仪用于甘薯水分的检测:
水分是食品的基本成分,既可以作为某些物质的溶剂和载体参与生理生化反应,又可以作为维持食品感官质量和食品品质的重要评估指标。水分在食品中的含量极大的影响食品的外观、风味、新鲜度,含量高的食品呼吸强度高、生理生化反应迅速、附着的微生物繁殖速度快、食品品质劣变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及时高效地测定其含量是评价食品的营养、食用和加工品质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测定法是指基于食品中水分自身的理化性质进行水分含量测定,如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间接测定法是指利用食品的密度、折射率、电导率等物理性质实现水分测定的一种方法,如电阻法、电容法、核磁共振法。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为直接干燥法,存在耗时长、操作繁琐、需多次反复称重方能准确测量的缺点,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建立光谱信息和甘薯水分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提取对应的特征波长,建立预测模型,从而可以实现甘薯水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高光谱成像仪用于甘薯淀粉等营养成分的检测:
甘薯淀粉含量丰富,是生产食用淀粉的主要原料作物,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淀粉作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在开发食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增稠剂、稳定剂、甜味剂等。淀粉通过提高食品的保湿性,控制食品中的水分流动,进而维持储存过程中食品的品质。此外淀粉还可以用作食品和制药行业感兴趣物质的传递载体,如抗氧化剂、着色剂、香料以及药物活性蛋白质等。因此,检测甘薯淀粉含量对改进甘薯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用于淀粉含量测定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碘显色法、酶消化法、费林试剂直接滴定法和液相色谱法,不仅操作繁琐、耗时、费力,难以实现对大量甘薯中淀粉含量的快速监测且有化学试剂污染的可能性。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甘薯的高光谱图像,然后筛取感兴趣的区域,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就可以对甘薯淀粉进行分析。
相关产品
-
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的三维数据块能够提供被检样品内外部丰富的成分含量信息,但由于高光谱数据具有波段多、分辨率高、数据维度高、冗余性强等特点,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的数学..
-
色散型和干涉型高光谱成像仪的区别
高光谱成像仪根据分光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色散型、干涉型、计算层析型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不同的。那么,色散型和干涉型高光谱成像仪有什么区别?..
-
摆扫式和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的区别
高光谱成像仪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摆扫式高光谱成像仪和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那么,摆扫式和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什么区别?本文对摆..
-
高光谱成像仪在果蔬内外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高光谱成像仪融合了传统的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的优点,既可以像传统的成像技术一样获取被检测物体的空间信息,又可以像光谱技术一样获取光谱信息,其在果蔬品质与安全无损..